博士游学,我行收获满满
博士游学,我行收获满满
—上海荷兰商学院工商管理DBA12博士班宝丰之行
2016年11月22日中原下起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这一天,也是我行重要的日子,上海荷兰商学院工商管理DBA12博士班的20位同学在刘中乾董事长的邀请下到宝丰游学。这些优秀的人才冒着大雪,克服预订车次取消、高速道路结冰、大雾弥漫等困难,按时抵达了我行。
23日,博士班的上海SR咨询公司的江涛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高效管理》的有关内容;外资企业亚洲区人力资源总监、DISC行为风格测评分析师房让青博士给我们讲解了《DISC行为风格和沟通交流》课程;25日下午,这些优秀的人才,就我行目前经营中的困惑,运用圆桌会议的形式进行了一层层的梳理,帮助我们澄清“如何找到核心竞争优势”这一发展中的问题。26日、27日上午,总行管理层和部分中层更有幸旁听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银杰教授的《公司治理与集团管控》课程;27日下午江涛老师给大家讲授了《复盘》技术。
下面就有关学习内容和大家分享:
一、江涛老师的高效管理和复盘技术
在高效管理的讲解中,江老师深入浅出地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大家感受到管理就是关注人、关注事,通过团队之间的信任和包容以及做事的认真与专注、有效的倾听和沟通实现高效管理。“成事”是领导力的唯一要求,积极倾听3R模型“接收—反应—确认”,完成倾听的过程,通过练习获得对方的认同。ORID沟通模式思考流程:“事实—感受—思考—决定”,在工作生活中,要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学会聆听,做有效的沟通。
复盘是围棋术语,也称“复局”。围棋中的“复盘”,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得失关键。在复盘中,双方进行双向交流,对自己、对对方走的每一步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走,还可以怎样走?怎样走才是最佳方案? 在复盘中,双方的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
围棋中的复盘,是复盘作为管理工具的起源之一。复盘是为了把失败转化为财富,把成功转化为能力。复盘的目的在于:1.强化目标:为了学会量化和跟催进度;2.避免失误:为了同样的错误不要再犯;3.复制技巧:为了传承经验和提升能力;4.发现规律:为了总结规律和固化流程。复盘需要有:开放心态、坦诚表达、实事求是、反思自我、集思广益。复盘重在实事求是(求真);重在内容和找原因(求实);重在改进和提高(求学);重在反思和自我剖析(求内);重在找到本质和规律(求道)。而不能:流于形式,走过场;追究责任,开批判会;强调客观,推卸责任;简单下结论,刻舟求剑。
复盘把组织问题暴露出来。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面临冲突和分歧,冲突本身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面对冲突的态度和化解冲突的方式。 我们始终用“企业利益第一”这把尺子衡量公司中的人和事的时候,就会没有私心、更加自信地面对和处理问题,这无疑将提升公司的凝聚力,也是管理者人格魅力和影响力的立足之本。
二、房让青老师的DISC行为风格和沟通交流
DISC是一种“人类行为的语言”,其基础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博士二十年代研究的结果,他认为我们能辨认、可观察正常人类行为,并将其分成四大类,分别是:D型(支配型),这类人具有高度的支配性,凡事要求结果,作风快速;I型(影响型),这类人具有高度的影响力和表现欲,重感情是社交高手;S型(稳健型),这类人很有耐心,同时也是体贴、富有同情心的聆听者,对旁人的切身问题以及内心世界特别关心;C型(谨慎型),这类人对于精确与原则有着浓厚的关注,是关于结构、细节和事实的遵循者。
DISC行为分析可以界定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模式,并预测未来的行为模式;让我们用中立语言或措辞来形容人类的行为(而非对错);DISC 不是用来衡量人们的智力,教育和训练水平的;DISC不是静态的,受测者只是当前环境中的行为。
现实生活中更多的人是以上四种行为风格的组合,课程通过互动式教学对不同类型人的行事风格和价值追求的讲解,分析这些类型的特点和优缺点。学习DISC的目的:在与不同类型的人进行沟通时,运用DISC的方法,实现个人的扬长避短、实现团队的取长补短、向内积极调整、向外适时而为,最终达到高效沟通的目的。
三、张银杰教授的《公司治理与集团管控》
张银杰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东华大学等多家高校EMBA项目核心教师,目前在上市公司兼任独立董事,并在政府部门担任顾问。长期从事企业理论、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研究,出版了《现代企业制度新论》、《公司治理》、《宏观经济新论》等多部专著。
公司治理与集团管控,是从公司对管理者的要求出发,以企业整体长远发展的系统要求为目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不仅涉及公司治理原则中惯用的财务制度、法律和金融条例和规则,而且在内容上涉及到公司的战略规划、市场地位、创新能力、生产力、管理水平等问题;涉及公司领导者的指导思想、思维方式、逻辑视野和战略意识等问题、公司治理必须同公司战略和公司的政策措施构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企业领导正确决策的基础。
张银杰教授首先告诫我们企业家要有经济学思维:(1)没有前提,不要争论;(2)没有依据,不要推理;(3)没有数据,不要预测;(4)没有权衡,不要决策。
《公司治理与集团管控》的课程学习,作为管理人员,以前公司的管理主要围绕经理人对员工“管好人、做好事”的“公司管理”维度来进行,这次课堂讲授侧重于 “股东与经理人”在“公司治理” 维度上的讲解。公司是利益相关者的共同体,它关切着股东(经营者)、员工、债权人、供应商、客户等利益,一个能够顾及到所有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企业就是一个好企业。公司治理制度安排的根本逻辑是分权和制衡,通过法人治理结构中的“三会四权” 的制衡和内外部的治理,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张教授用经典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引发大家的思考:一个好的公司一定是从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从先天的顶层设计到现实的铺展都做得充满智慧。张教授用学者严谨的工作态度,对华为公司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发现:华为有五大核心竞争优势:第一,利益共享的全面股权和分红机制,所谓“力出一孔”;第二,削足适履地学习西方科学管理机制,极强的KPI导向;第三,华为的真诚和专注,对准通信领域这个“城墙口”冲锋;第四,“对客户宗教般的虔诚”;第五,从客户的眼睛看世界,从大自然最节俭、最经济的组织方式看世界,建立开放、共建、共有、共赢、共享一个全联接的世界的总体战略。华为的核心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坚持自我批判。
如今的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如履薄冰”的时代,“成功是综合性因素的体现,而失败一个因素就够了”。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作为一个有能力的企业管理者,一定得具备: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知识素养、先进的观念、坚强的意志品德。能够有效地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并形成对公司运作的共同愿景和目标;必须具备处理复杂问题和应对迅速变化的能力并善于领导创新。
上海荷兰商学院工商管理DBA12博士班同学们的宝丰游学,使我行收获满满。他们怀着一颗无私、热情、智慧的真心,带给我们新知识、新思维的碰撞,做为一个管理者和业务开拓者,我们都需要在日常的工作中,运用DISC行为风格分析和沟通技巧、复盘技术,时刻检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做到知行合一。
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这些优秀人才持之以恒、不断学习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我,感谢他们。(雷春晓)
宝丰豫丰村镇银行
二〇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二日